皇冠国际体育app质量文化建设
——无机化学系:质量文化建设的“三二四”模式
质量文化是新时代大学的发展理念、品牌塑造、价值彰显和品质体现。无机化学系教学团队承担全校的无机化学、普通化学课程,在教学质量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三二四”创新教学模式。
一、“三二四”教学模式的第一个“三”
即三个“问题”。一是教什么?这部分的主要问题是课堂上如何利用有限的学时,简短地呈现出所讲知识点的精华部分。重要的是要在课堂上构建知识,而不是灌输知识。传统的无机化学、普通化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重视知识点本身的讲解,重视巩固知识点的习题讲解,这对培养知识储备型人才是重要的。但这对培养创新性人才是远远不够的。在课堂上对知识点产生的问题驱动及产生过程的研究以及知识点在应用领域的引申和研究都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对培养知识创新型人才和知识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我们在讲元素化学中的碳元素,我们会介绍碳→石墨烯→新能源电池,开发出更多的这样内容,更好的培养学生。二是怎么教?如何才能做到课堂上呈现精华,又如何引导学生重现前人创新过程,如何引导学生研究知识点在应用领域的延伸和提升呢?下面以“物质结构基础”内容中的“原子结构”和“晶体结构”联系为例,阐述微观结构决定宏观性质,还是以碳元素为例,它的电子排布是1s22s22p2,会进行sp3杂化,所以有一种常见碳的单质是金刚石(另一种是石墨),是“原子晶体”结构,碳-碳之间是共价键连接,所以有非常高的硬度(微观决定宏观)。然后问学生如何从石墨制造金刚石,从宏观改变微观的结构,激发学生的探索知识的动力。我们要不断的总结、改革、拓展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是什么是教育?建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教育不是简单的理性知识的堆积,专业知识虽然重要,但更需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探索、思考、学习以及践行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因此,教育的本质和精髓就是培养具有“独立的人格、探索的精神、学习的能力、践行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品质人才。弄清楚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对于认清教育的本质、明确自己的职能和职责、找准前进的方向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实现质量文化建设最为核心的指导思想。
二、“三二四”教学模式的第二个“二”
即两个“对话”。一是与创造知识的人对话。与创造知识的人对话,体现在课前备课阶段。化学课程历史厚重,思想深刻。教材中往往汇集了几百年来化学学科发展过程中得到的重要理论和知识。每一个化学定律本身就是当时的重大创新成果。由于课堂学时受限,又有应试需求,所以绝大多数教材及课堂教学中对这些知识的产生过程没有做出深入的挖掘,所以大多数学生对该课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的认识处于“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这样,会导致在这门课程结束考试之后,知识的遗忘速度很快,在实际应用领域,又不知道如何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因为知识产生过程的缺失,使得这样培养的学生在该领域很难具有创造有价值的新知识的能力。所以,在备课的时候要对知识点产生过程进行研究,并且将其精华展现在课堂上,带领学生重走前人创新之路,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的兴趣,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引申到课外。例如我们同样是讲“物质结构基础”时,介绍n+0.7l规则时,介绍徐光宪先生是在怎样的条件研究出来的。教师要与创造知识的大师对话,理解知识内涵,学习和借鉴前人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与学生对话。这部分属于讲授技巧的范畴,体现在课上及课后。一个优质的课堂必然是有感染力的,一个能吸引学生的教师必然是有亲和力的。教师对课堂内容的把握、逻辑严谨、有深度,教师对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用精美的课件把优秀的内容表现出来,教师就有强烈的授课欲望与饱满的激情,这样的课堂就有了感染力;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交流和互动的教学环节设计体现到位,教师就有了亲和力。这样,将对课堂教学质量要求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课堂教学质量价值观体现在每一节课,润物细无声中践行着质量文化建设的使命。
三、“三二四”教学模式的第三个“四”
即四个“共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好老师的形象。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显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第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第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第三,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第四,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大学教师仅仅凭借优雅的仪表、良好的愿望、悦耳洪亮的嗓音、热情的目光交流——无论他们多么有用,还没有达到教学的巅峰。大师级的老师不单单是优秀的讲演家或讨论的领导者;从根本上来讲,应该是特殊类型的学者和思想家,引领自己和学生钻研学问,享受智慧人生。以下四个境界可以作为大学教师衡量自身教学能力的尺子:一是教师要有理想信念,针对教学内容表达清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教学内容中,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既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要增强学生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语言有感染力,这是一个教师最起码的能力。二是教师要有道德情操,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三是睿智的思想家,要有扎实的学识。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师也不仅仅担负传授知识的使命,还要传承思想和方法。四是教师要有仁爱之心。教师就是培育人的思想与灵魂的职业。师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让这发自肺腑的爱感染着每一位学生,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进,树立信心,争取进步。无机化学系基于这四个“共性”,开展积极自我提升,更好的服务于课程教学质量文化建设。(曾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