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这个社会里有成长才有机会,如何突破思维的局限,提高我们的认知维度,从低品质的勤奋者,过上为受智慧引导的高品质的生活,开启我们的灵性生命,游刃于纷繁的世间。
而读书是最低成本的学习方法,一年50本书,内容涵盖成长、历史、哲学、社会学、文学、科普类这六个门类,每本书小编尽量挑三个重点,一本书可能有一百个好,一百个都记不住,还不如记住最关键的三个。
提灯照路,禅视界愿意成为大家成长路上的一盏明灯,与大家并肩前行。后续禅视界也将持续分享明灯课程,希望大家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收获。
所有的改变,都是从打开一本书开始的。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书是《乌合之众》。作者,克斯塔夫·勒庞,是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大众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以对群体心理特征的研究而闻名于世,被后人誉为“群体社会的马基雅维利”。
本书是解析群体心理的经典著作。书中指出一个人一旦进入群体,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群体的行为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低智商等特点,对社会产生破坏性影响。
〔1〕
在书中勒庞对群体的定义是,个人进入一个群体,自觉的个体消失,形成一种集体心理,这些具有了同一心理,受群体精神统一支配聚集成群的人才能称为群体。
在他的笔下,这些聚集成群的个人最有意义的变化,就是其中的个人的行为方式,会表现得与他们一人独处时有明显的差别。
进入群体的个人,在“集体潜意识”机制的作用下,个人会不由自主地失去自我意识,由人格独立的文明人变成受本能支配的野蛮人,进入无意识状态,就像受到催眠一样,他的思想和感情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它可以让一个守财奴变得挥霍无度,把怀疑论者改造成信徒,把老实人变成罪犯,把懦夫变成豪杰。
由于无意识支配,群体总是屈从各种刺激,易于冲动、易变和急躁,可以转瞬间就从最血腥的狂热变成最极端的宽宏大量和英雄主义,愿为每一种信仰的胜利而不惜血流成河。
因此,群体根本不会作任何预先策划。他们可以先后被最矛盾的情感所激发,但是他们又总是受当前刺激因素的影响。他们就像被风暴卷起的树叶,向着每个方向飞舞,然后又落到地上。
群体通常总是处于一种期待注意的状态中,因此很容易受人暗示。通过相互传染的过程,会很快进入群体中所有人的头脑,群体感情的一致倾向会立刻变成一个既成事实。群体中的某个人对真相的第一次歪曲,是传染性暗示过程的起点。在暗示和相互传染的推动下,一个人编造的奇迹,立刻会被所有的人接受,甚至产生集体幻觉。如英雄神话传说,谣言的传播。
群体的情感及其简单而极端,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论。通过暗示和传染,群体变得偏执、专横和保守。个人可以接受矛盾,进行讨论,群体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在公共集会上,演说者哪怕作出最轻微的反驳,立刻就会招来怒吼和粗野的叫骂。
群体表现出来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坏,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极为简单而夸张。孤立而负责的个人因为担心受罚,会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而群体不会。所谓“法不责众”的经验使他们意识到,他们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肯定自己不会受到惩罚。而且人数越多,这一点就越肯定,以及因为人多势众而一时产生的力量感。所以他们不但没有负罪意识,反而沾沾自喜。
这一类意识作者在书中解释到,个人需要为他的行为在法律和道德上承担责任,但是群体则不然,群体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群体就是法律,群体就是道德,群体的行为是天然合法的,这是因为单独一个人是有其姓名的,而群体的本身就是他的名字,群体是无名氏。无名氏不需要为他的行为承担任何责任,因为无名所以无由指控。因为群体得到的是最为原始的本能表达与宣泄。
群体可以杀人放火,干出恶劣的极端勾当,巧妙影响,也能表现出英雄主义、献身精神或崇高的美德。如“九月惨案”的罪犯把他们从牺牲者身上找到的钱包和钻石放在会议桌上,而不占为己有。
一种观念要被群体接受,必须是简单易懂的。观念经过改造,进入无意识领域,成为一种情感后才会产生影响。观念一旦形成,根深蒂固难以撼动,如中世纪的宗教观念、民主观念。
群体没有任何思考和推理能力,不能辨别真伪或对事情作出正确的判断。他认为世界上没有他做不到的事情,所以群体的想象力强大而活跃。侵略者的权利和国家的威力,便是建立在群体的想象力上的。
网络群体不辨真伪,被暗示,被煽动,对有违背他们道德情感的人进行围攻谩骂,聚合成强大的网络暴力。
〔2〕
群体的心理特征由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这些因素也影响着群体的意见和信念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分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
间接因素赋予群体心理特定属性,使某些情感和观念得以发展,是群体一切信念和意见的基础。这些因素就是种族、传统、时代、各种典章制度和教育。
种族的影响至关重要,它决定着群体气质的特征。传统是种族综合作用的产物,代表着过去的观念、欲望和情感,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具有保守主义精神。死抱着传统观念不放,极其顽固地反对变革传统观念的,正是群体。
积土成山需要时间,群众意见和信念的形成也是时间为它提供土壤。是时间把各种信仰和思想的碎屑堆积成山,从而使某个时代能够产生出它的观念。如拉维斯所言,“没有哪种统治形式可以一夜之间建立起来。政治和社会组织是需要数百年才能打造出来的产物。封建制度在建立起它的典章之前,经历了数百年毫无秩序的混乱。绝对君权也是在存在了数百年后,才找到了统治的成规,这些等待的时期是极为动荡的。”
各种制度是观念、感情和习俗的产物,而观念、感情和习俗并不会随着改写法典而被一并改写。一种制度的形成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改造它也同样如此。各种制度并没有固有的优点,就它们本身而言,它们无所谓好坏。在特定的时刻对一个民族有益的制度,对另一个民族也许极为有害。
当今社会主流观念认为教育能够使人改头换面。勒庞指出拉丁民族的传统教育是炮制文凭的教育,制造出一大批心怀不满和不适应自己生活状况的人。他们把自己封闭在狭隘的职业中,成家立业,落入生活的俗套。精神活力衰退了,继续成长的能力也枯竭了。他们都想抱国家公职人员的饭碗,冷漠而中立,变成了一支心怀怨恨的大军。而只有长盛不衰的教育,才能够培养出意志力坚强,富有开拓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民族。
词语和套话这些直接因素能够解释群体心理的一般规律。具体的形象可以左右群体的想象力,但形象是短暂的。词语和套话能巧妙激活形象的力量,在群体的心中掀起最可怕的风暴,唤起宏伟壮丽的幻想。反过来说,他们也能平息风暴。
随着时代的变迁,词语的意义会发生深刻的变化。用新的名称把过去的制度重新包装,变得能被民众接受。雅各宾党人正是利用“自由”和“博爱”当时十分流行的说法,才能够建立起暴政,干出人类大屠杀的恶行。
群体的情感道德、想象力和信念的力量发挥作用,需要有一个群体的领袖,只有他能够使群体有所信仰,并把他们组织起来。群体领袖拥有非常专制的权威,在群体的灵魂里占主导地位。领导振臂一呼,踊跃跟随的人,并不会思考对还是错,应该还是不应该。
〔3〕
研究中世纪的史学家布克哈特说过,“在中世纪的时候,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
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并不能成为乌合之众,只有通过暗示,让观念植入一定规模群体意识之中,这种观念传染到更大的群体。这时只要有人振臂一呼,就会应者云集,成为无意识支配的乌合之众。一段时间,幼儿园的虐童事件被传得沸沸扬扬,甚至好多网友进行人肉搜索,几乎没有人想到调查事件的真相。
如今,网络媒体已深入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力量。网上出现的社会热点事件,一定会有大量的人扑上来吐槽,发泄情绪,甚至会做出过激的行为,如人肉搜索、网络暴力。有时也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而成为谣言或有害言论的热心传播者。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一不留意,你就会成为别人故事中的主角。当你在刷朋友圈,刷存在感时,是成为人云亦云的乌合之众呢?还是能拥有独立的人格,保持一份清醒和冷静呢?
勒庞身处思想混乱,歧见纷呈的世纪末,即传统的宗教、政治及社会信仰的毁灭,和技术发明给工业生产带来的巨变,引发传统社会进入现代转型。群众作为一种民主力量的崛起,进入一个群体的时代。勒庞根据对若干重大历史事变,尤其是法国大革命,和发生在他周围的一些事实的观察,从当时表现出人类行为共同特点的重要事件中概括出了一些这样的特点。
虽然从学术角度讲经常表现得十分“外行”,却是对“群体心理”这种现象一种出自直觉的深刻感受力。他的见识即使只从经验层面看,也没有人敢于断然否认其价值。的确,凡是读过《乌合之众》的人,大概谁也不会否认,它虽然偏见多多,如妇女和儿童是低级进化形态的生命,是非常令人难忘的。
这就是勒庞的《乌合之众》,一本仍然值得一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