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性效应”—基于自我的一致性
日期:2015-09-22 阅读次数: 作者: 来源:

         经历了刚刚结束的“社团大战”,入学的新生报了许许多多的部门和社团,原因也有很多,有的希望从部门或者社团中学习到新的东西、认识更多的人。有的人则是被舍友或者同班同学拉进部门或社团的,因为舍友在描述某一部门或者某一社团的时候,认为听描述对象的舍友也一定会喜欢这个部门或者社团,于是死缠烂打地拉着他来一起参加。

         于是,这就出现了这种现象:基于自我的一致性效应。

         人们在归因时,不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考虑别人的意见或行为。社会知觉者所偏爱的一致性信息是自己所以为的他人在特定情境下将会怎样想或怎样行动的信仰。基于自我的或聚焦的一致性就是一种认识倾向,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典型的,假定别人在同样的环境中也会有与自己相同的反应。

         例如在Ross(1977)的实验中,问大学生被试者是否愿意身穿一种三明治广告衣,在校园内走30分钟。有的学生愿意,另外的则没有答应。然后要就被试者估计与自己答复相同的人的百分比。结果,愿意的人认为有62%的学生也愿意,而不同意的人认为有67%的学生也会回绝这一请求。其他的几个实验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人们常常寻找与自己相似的人结伴(选择性接触),这些人实际上和自己的行为相似。因此,我们对他人的行为的估计反应了我们在推断时所选择的样本是有偏向的。

          另一种种可能是,为了预测我们自己在一个特定的情景中应作出什么反应,我们就必须解决自己心中一些模糊的细节。这些细节本身可能有利于发动或阻止某些行动,因此明确了这些细节就可以做出行动的选择。例如,一个大学生想象到自己背上三明治广告牌就会被人嘲笑,那么他就会会拒绝去背广告牌,并估计他人会因窘困而拒绝。相反,如果某人认为身背广告牌是种乐趣,他也会感到有趣,那么他可能会接受这一要求,并认为他人也会接受。

          第三种可能的解释是,人有一种需要,总想把自己的思想或行为看成是好的、适当的、典型的,因此防卫性的把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也推广到他人身上,以维护个人的自尊(Ross等,1977)。目前还不可能区分到底是哪一种原因导致了虚假一致性效应,不过,这些原因的确都是有关的。

          基于自我的(或虚假的)一致性效应 False Consensus effect 是推理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偏向。人们不仅会过高的估计自己行为的典型性,也会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情绪、信念和看法的典型性。虚假一致性效应使人相信,自己的信念或意见是正确的。例如,它使人觉得有很孤独哦人与自己的看法一致,而实际上并不一致。它可能会使人理直气壮地将自己的意见强加给他人,也可能成为宗教、政治压迫的基础。在日常交往中它会使人产生一些推理错误,夸大个人自己的想法的正确性。

           能否正确的规避这种现象,或者利用这种现象。新生进校以来,一定要知晓自己的喜好,千万不要因为周围人的影响而去参加某些组织,合理安排课余时间,以免日后给学业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