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做最坏的打算
日期:2014-11-10 阅读次数: 作者: 来源:

他们用大量的时间来确定未来的失败和即将面临的危险,他们总觉得生活黯然无光。面对消极的预期,应该怎么办呢?
  在每段新恋情发生的时候,阿雅都认定自己迟早会被甩掉。希瑞则肯定自己的培训计划一定会失败,因为她“从来都成功不了”。而Julaen没通过面试,是因为他“早知道得不到那个职位”。
  法国心理学家米歇尔·勒儒尤(Michel Lejoyeux)认为:这种令人精疲力尽的“展望”和总是处于弱势的心态来自焦虑——焦虑的人总是过于从“长期不利”的角度来看待生活。在焦虑者看来,不考虑生活中即将面临的危险是不现实的。所以应该做好准备……
  新闻引发的焦虑
  极度焦虑者通过关注负面新闻来证实自己的恐惧。事故、疾病和每天都发生的谋杀,难道这一切都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么?勒儒尤教授强调说:“媒体大量传播的信息让我们看到面临的危险。焦虑的人看到的是黑暗的一面,而无忧无虑的人看到的则是光明的一面。”新闻这时只不过是表达内心焦虑的借口,是载体和诱发因素。一些人对电视新闻节目的持续关注甚至会演变为“上瘾和沉迷”。
  自我惩罚的形式
  为了对付面临的危险,做最坏打算的人会加倍采取预防措施:不食用不环保的食品;不乘坐坠毁可能性最大的飞机;为了不失败而不去尝试;为了不痛苦而不去爱……这种谨慎更像是一种自我惩罚。
  法国心理分析学家穆萨·纳巴提(Moussa Nabati)总结说:“说到底,总做最坏的打算是因为:认为自己配不上更好的结果。这个生活态度就像是刹车装置,会决定我们的人生旅程。无处不在的消极预期会使焦虑无限膨胀,才华减退。”
  焦虑者的生活会变得更加受到限制,令人不满,从而更加验证了自己的消极观。
  对过去的遭遇负有责任?
  到底是谁在害怕?穆萨·纳巴提认为:“不是成年的大人,而是他/她内心的孩童。如果他/她曾在精神或者肉体上遭受虐待(暴力、遗弃、乱伦……),如果他/她曾经目睹父母经历的痛苦(失业、争吵,酗酒……),就会吸收大量的焦虑情绪。长大后虽然会恢复,但同时也会预期新的苦难。这种预期使得他/她与当前脱节,在现实生活中重现经历过的恐惧。”
  孩子会认为,自己对过去的遭遇负有责任。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她一直相信,获得幸福的代价就是必须承受痛苦。只有深刻认识这点,才能拿到幸福之门的钥匙。
见证:“我曾将最糟糕的事和不可避免的事混为一谈。”
  司迪,37岁,影视编剧
  “孩子降生后,却让我感到对死亡的巨大恐惧。总是担心孩子和我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不测,仿佛这件喜事让我更患得患失了。我在家里安了防盗窗,以防止入室盗窃。我让全家都注射了疫苗,以远离禽流感。我们不再坐地铁,以避免凶杀抢劫……我将最糟糕的事和不可避免的事混为一谈了。
  我的妻子为此嘲笑我,而她的满不在乎则更让我生气——我俩的态度呈现鲜明对比:在同样的可能性面前,我们的反应不同。而她的生活并不比我的更糟糕。
  我将担忧告诉母亲,她对我讲述了她的童年——她幼时的那个年代生活动荡、充满恐惧。我意识到我遗传了母亲的反应,虽然我们面临的危险不同,但表现是一样的。如今,我能够让自己做些理性思考了。但是,我对孩子仍然有很多担心。”
  你周围有这样的人
  心理分析学家穆萨·纳巴提的建议是:不要向极度焦虑的人证明危险不存在。“承认他/她说的并非无稽之谈。告诉他/她,他/她当然有可能被撞得粉身碎骨;他/她的孩子有可能成为罪犯;爱上一个人之后,他/她有可能会因未来的分别而痛苦……他/她说的也许都没错,但是这些并不一定会真正发生。而享受生活的唯一方法就是接受风险,也就是接受‘存在的悲剧性’。同时,不要煞费苦心地让焦虑的人安心,而要努力让他/她笑。一点儿幽默和嘲讽能够有效地击退威胁感。”
  你自己是这样的人
  ■ 研究你的恐惧
  “走出来”的第一步,就是先“走进去”。也就是说,首先要承认自己的恐惧,并且承认因此而感到痛苦。聆听自己的感受,才能从中脱身。努力对自己诚实,因为正如心理学家米歇尔·勒儒尤强调的:“影响情绪的不可控因素有很多。看清自我,关键在于弄清楚那些因素是什么。”
  ■ 相对地看待问题
  对于危险的过度恐惧源于对现实的独特视角。所以,可以多看些资料以加深认识。这样能帮你做出有益的让步。然后告诉自己,将自己等同于受害者并不能使人轻松。所以,努力找回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而不是将自己放在别人的位置上来考虑问题。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