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支教——最美好的暑期时光
日期:2015-11-01 阅读次数: 作者: 来源:

西部支教——最美好的暑期时光 

酒水长,油茶香,青山碧水,红旗飘扬——别路长长,别来无恙!

离开上里两个多月了,我时常会想念那段美好的时光——小小的上里,50几个孩子,7个志愿者,一个美好的夏天。

这段支教经历,我永生难忘。

2015年3月份,我报名参加了牧笛助学暑期西部支教志愿者招募活动,通过比试、面试、团训三轮选拔,很荣幸成为了39个新志愿者中的一员。

我们来自不同的高校,怀揣着同一个支教梦想,在7月份,乘坐30余小时的火车,几经颠簸,终于抵达广西融水。39个志愿者被分配到了山区的5所学校,我和6个队友到了上里小学。

从县城到上里屯,小面包车晃晃悠悠地行走了3个多小时。车子一路颠簸,而不知疲倦的我们,一路高歌。车子是当地的韦老师帮我们联系的,司机大哥30多岁,和我们相谈甚欢。他是土生土长的上里人,他向我们叙说着,上里村的概况——由于地势较高,地形复杂,村里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村里有许多留守儿童,每两年才招生一次,教育相对落后。

我们一行七个人,来自六所高校,各有所长——琦擅长医药和音乐,秋擅长心理辅导,钦擅长英语和体育,琼擅长生活管理和习字,娜擅长团队组织和舞蹈,燊擅长摄影和篮球,我擅长美术和国学。

这个暑假,任重道远。

我们和孩子的故事,由此开始;我们之间深厚的革命友谊,也由此揭开序幕。

一.活泼可爱的孩子 

我们到达的第二天, 40多个孩子陆陆续续地来到了学校,7月20号正式开学。学生的年纪跨度很大,最大的16岁,最小的只有2岁半。由于教室有限,我们只开了两个班级——三年级以下的为低年级,四年级及以上的孩子为高年级。由于开设的课程较多,每个志愿者都要带三四门课。

我和孩子们的接触,就从课堂开始。

教育资源紧缺的现状并没有抹杀孩子们的天赋。和城市里的孩子相比,他们的童年,少了各式各样的补习班,多了接触自然的自由和快乐。他们更朴实,也更懂得感恩。

这里的孩子都很聪明,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对于自然科学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拥有很强的艺术创造力,小脑袋瓜里装着一个大世界。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璞玉,善加雕琢,便极可能成大器。

我们在美术课上做笔筒、画石头画、描绘海底世界;在晨读课讲解《乡愁》、诵读《将进酒》;在综合科上发散思维,上至宇宙起源星系分布,下至大陆漂移海洋季风,以及物种起源生命进化、化学爆炸原理、预防食物发霉、长城历史……

琦教孩子们唱歌、数学;娜教孩子们跳舞、识字;钦教授英语、跆拳舞;秋教授习作、进行心理辅导;琼管理纪律、教授写字和算数;燊教授手语、《弟子规》……我们尽己所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孩子们的潜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授他们技能与学习方法。

课后,老师们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玩得不亦乐乎。每到周末,学校都会开展活动,从趣味运动会到游园嘉年华,到歌唱比赛再到最后的文艺汇演,满满的都是欢乐与回忆。在暑假期间,我们还进行家访,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孩子。

我们和孩子,亦师亦友,教学相长。

5岁的晓艺和静静,几乎每天都要摘一把花,递到每个老师的手上:“老师,这朵花送给你。”一年级的美浩,已经会和我谈论地球的起源、人类进化的问题了;四年级的崧哥喜欢缠着老师问科学的问题;福明和生洲常常约我们打羽毛球;明辉还有几个大一点的孩子,邀请我们去戏水……童心温暖了我们的心。

二.奇妙无比的生活 

 

    支教的日子很充实,除了教学,还要打理好生活。

我们居住在村委提供的旧的三间办公楼里,没有床铺,就从村委和村民家中借来砖块和木板,铺上凉席,借来被褥,就凑出了床铺。

七个人轮流做饭。从最初的十指不沾阳春水,到最后每个人都练出了拿手好菜。一日三餐,几乎都是一扫而尽。最拮据的时候,简简单单的米饭,配上慰藉心灵的“老干妈”,七个人也吃得不亦乐乎。

    福州市林则徐小学的陈校长曾经走访了上里小学,给我们提出许多建议,和我们度过了愉快的一周时光。

从教学用具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彼此的智慧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

我们的生活,简单而不单调。白天上课、做饭、陪孩子玩,晚上就在我们七个人的小窝里,备课、开会、聊天、唱歌。

一到周末空闲时,琦弹着吉他,钦和燊伴奏,我们合唱那些朗朗上口的歌谣;停电的时候,我们沿着山路散步,躺在路边去看星星,用双眼记录下流星划过天际的瞬间i;壮族节日的时候,村民会邀请我们去他们家中过节;七夕节的时候,我们去了嶅底,最后一次看最绚烂的星空……那些时光,美妙,不可复制。

三.点点滴滴的成长

最初的最初,我是奔着孩子而去的;最后的最后,满载着孩子、队友、上里乡亲浓浓的深情以及自己的成长归来的。这次的经历,对我影响深远。

仿佛一夕之间,我长大了不少。

我学会了做几道简单的菜肴,学到了使用单反的技巧,学会了与人更好地沟通和相处。

我不会再觉得接受挑战会是多么艰难的事,就像队友说的:“支教的日子里,越来越感觉到只要一群人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这段日子,我们从居无定所到从村民借来木板拼凑的床;有清汤寡水的时刻,也有自己做包子馒头的喜悦;那彼此的信任可能就像《斯巴达三百勇士》里的那样——可以放心的把自己身的战场交给队友。”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指缝太窄,止不住流年翻转,珍惜所拥有的一切,用爱创造完美现在。

支教结束了,但我的思考,并未停止。一直以来,社会上对于志愿者短期支教褒贬不一,有的人甚至认为那不过是作秀罢了。而前段时间,网络上传播的江一燕支教故事的视频感动了许多人。江一燕说出了许多支教者的心声——短期支教的确存在不少弊端,我们最终要和孩子分别,但这并不能成为否定短期支教的理由。当你捕捉到了那些孩子满足的笑容,你会觉得,不论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他们是我们的未来。

支教结束了,但我们的联系,并未终止。我们和孩子保持电话联系,每个月和他们聊聊天,督促他们好好学习。队友之间依旧心心相印,约一场音乐会,约一下午的自习……

爱,一直在路上。

                                   2014级嘉锡化学创新人才实验班  韩婷艳

                                                   2015.10.30

 

Baidu
sogou